中国石油集团公司技能专家刘辉与“智”俱进,铸就能源安全之基——

闪亮采气工艺中国路径

期次:第5667期    作者:特约记者  丁会   查看:5

川渝地区是石油天然气开发中地质最复杂、开采工艺难度最大的地区之一,在这里,也锻造了一批素质过硬的高技能人才队伍。集团公司技能专家、“中国石油刘辉采气技能专家工作室”领衔专家及冠名人刘辉就在其中。

22岁成为采气工,经过30年岗位历练,刘辉已成为我国石油工业油气生产领域的专家型人才,获得重庆市劳动模范、五一劳动奖章、巴渝工匠以及中国石油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。他研制的创新成果近100项,获国家专利42项,已成为石油工人的标杆,为保障能源供应贡献了力量。

 

打造个人『智库

 

4月,重夜晚微凉,刘辉完成《页岩气集输系统细菌腐蚀研究》科研项目的评审工作,又奔赴另一个“工作室”。

说是“工作室”,其实就是一个不足8平方米、封窗改造的阳台。刘辉觉得这个地方虽小,却五脏俱全,一个书柜、一张书桌、一把椅子几乎承载了他大部分独处时光,看书写字、学习“充电”轮番填满他下班后的碎片时间。这样的习惯,刘辉保持了近20年。

今年52岁的刘辉,个子不高,却很结实,常年在野外作业,他的皮肤黝黑,浓眉下的那双眼睛炯炯有神。他参加过海外气田投产,攻克过特高含硫气田设备适应性问题、含硫气田水输送等世界性难题,执行过含硫天然气泄漏抢险等特殊任务。经历过太多重大考验的刘辉清楚,出众的能力、过硬的本领是成事之基。

他书柜里的书又多又杂,随手翻开一本,满是一行行铅笔注解。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,刘辉说“光凭记忆不如写下来牢靠”,所以养成了每天记录的习惯。十几年下来,他摞了厚厚一叠工作笔记和写得密密麻麻的草稿纸。

直到两年前,刘辉才将手写笔记转为电子记录,手机、电脑同步更新储存,方便随时复盘整理。成为集团公司技能专家这15年,刘辉很少有整块时间能给自己“充电”,用好碎片化时间就成了他学习的常态。

 

探索前沿技术

 

在妻子李爱娟眼里,刘辉对新事物有很强的好奇心。她说,2000年初刚接触自动化系统时,因为看不懂英文说明书,站内的进口阀门一旦出故障,大家就束手无策。于是,刘辉开始自学英语,一直坚持至今。

有了这个基础,别人觉得很难掌握的CAD制图软件,刘辉一个通宵就拿下了。他桌上厚厚的中英文对照词典被翻得边角卷起,通读设备的英文说明书对他来说不在话下。

随着气田智能化建设深入推进,刘辉对新事物的好奇心带动求知欲,紧跟前沿技术,探索LORA通信技术、开源芯片技术在气田应用的可能性。他在不断突破舒适区,探索未知世界。

为培养创新思维,快速掌握先进的创新方法、工具,刘辉耗时2年先后取得国际MA-TRIZ二、三级创新方法培训师认证,获得国家一级创新工程师和国家二级创新培训师资格。为掌握参数化建模技巧,他又参加了建模软件UG使用、3D打印、无人机技术、AI科技等前沿新技术的培训。

李爱娟说,生活中刘辉最大的开销就是买书和买课,很多课程少则几千元,多则上万元。一向节俭的刘辉从不吝啬对学习的投资,这些年到底参加了多少培训他自己都数不清,但对攻克的企业难题、研制的创新成果都了然于心。

刘辉的42项国家专利、41篇论文离不开他攻克难题的创新理念。他把创新研究贯穿于工作之中,领衔解决了“关于柱塞智能化运行难题”等18个集团公司级难题,其领衔发明的“刘辉阻断式清管操作法”在西南油气田公司各集气站全面推广,并被集团公司以个人命名。这项发明还被集团公司评为生产“十大绝招绝技”。

 

微光铸就荣光

 

作为集团公司技能专家,刘辉先后两次奔赴土库曼斯坦阿姆河右岸萨曼杰佩气田,参与指导新井产能建设。该气田日输气量达1800万方,刘辉总结了一套适合海外气田高压高含硫、伴生凝析油的生产管理经验,确保中亚管线首气成功。这项工程受到国家领导人检阅,其开工队获评西气东输先进集体。

其间,刘辉先后投身高含硫气田开发技术攻关,解决高含硫气田腐蚀、硫化物排放和含硫天然气净化等系列问题,攻克深层页岩气开发难题,突破页岩气地质综合评价技术、深层页岩气开发优化技术、深层页岩气安全清洁高效开采等技术难点,为提高国内油气保障贡献力量。

接过工作室领衔专家接力棒的刘辉,致力解决行业发展瓶颈的同时,也在不遗余力地培养接续人才。十年来,他培养的选手荣获集团公司技能竞赛9金、18银、12铜,获得3次团体第一名,其中,3人获“全国技术能手”称号,6人获“集团公司技术能手”称号。他注重技艺传承,带徒50余人,其中万戈、蒋伟等32人已经成长为企业高技能人才,成为行业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
一路走来,无论是远征海外破解含硫凝析气田开采瓶颈,还是聚焦国内攻克特高含硫气田世界性难题,刘辉成果斐然,拾级而上的步伐从未停歇。他说,能源饭碗决不受制于人,要以己微光铸国荣光,闪亮天然气开采工业中国路径。